[TOP]

歷史的目擊者: 以圖像作為歷史證據的運用與誤用 = Eyewitnessing: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

此書被瀏覽0次

0人閱讀過此書

副標題 :

作者 : 彼得.柏克(Peter Burke),郭書瑄

分類 : History 世界歷史

關鍵字 : 史學方法>影像分析>圖像學>視覺藝術

自二○○一年《歷史的目擊者》第一版發行以來,已過了將近二十年,該年,也是世貿大樓恐攻畫面,將恐懼無孔不入地帶入世界
各地觀眾家中的一年。從此,對於圖像作為政治、法庭上、歷史研究的證據,人們的興趣大為增加。近年社群平台散佈全球,人們
對於「假新聞」散播的擔憂,開始不僅只針對文字,也延伸到圖片上。

 

新文化史權威作者彼得.柏克(Peter Burke),認為有必要在此時,重新審視與討論圖像的地位、能力,及其做為歷史證據的應
用及影響。

 

往常,若歷史學者使用圖像,通常只把它們當作單純的插圖處理,卻未從圖片本身的背景去做深入分析。但圖像的多樣性與用途,
以及不同歷史時期中對圖像的態度,需要放在「脈絡」下被檢視,包括藝術、宗教與政治背景、美學觀點、精神分析、符號學、觀
眾反應等。若忽略這些脈絡,其風險性在於,以觀者對圖像的認知分析特定的歷史意義及影響,結果可能並不正確,對於研究分析
也有所損害。

 

作者透過研究跨地區、跨時期、跨傳播媒介研究多種圖像,從貝葉掛毯,到宗教圖像、政治圖像、廣告圖像、商品圖像,深入且全
面鑽研圖像的實際用途。透過名家作品或文句,教導讀者如何從圖像中剖析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,了解背後隱含真義,並避免錯誤
解讀的陷阱。

 

▏彼得?柏克提出判讀圖像證據十誡。▏

1:一幅既有的圖像是出自於直接觀察,還是源自於另一幅圖像。

2:把圖像置放在文化傳統中,包括在某個既定時間地點中所流通的再現慣例或符號。

3:注意細節,越深入背景中就越可靠,因為藝術家並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使用這些細節。

4:研究「後製」、「接受度」和「再利用」,用以揭示出圖像過去的功能。

5:要意識到操縱的可能性,包括數位操縱。

6:要意識到中介者(們)的存在。誰製作的?所處的位置是否足以好好觀察被再現的對象?

7:可能的話,比較關於相同物件或事件的不同圖像,兩個或以上的見證總比一個好。

8:留意圖像脈絡,或更正確地說,是複數形式的脈絡,包括物質的、社會的、以及政治的。

9:要意識到圖像的作用,它們對於外界有其影響。

10:最後一條,就是「沒有」規則,由於圖像本身的多樣性,還有歷史學者打算提問的問題,也充樣性。
0則評論
 
 

歷史的目擊者: 以圖像作為歷史證據的運用與誤用 = Eyewitnessing: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

ACNO C23074
索書號 603.107 1572
複本總數 1
館藏位置 中文書架 Chinese
借閱分類 Book
ISBN 9789860767650
出版商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
出版年份 2022
版本 初版
警告 No Alert Message
小說 N
語言 中文
科目 History 世界歷史
購買日期 2022-07-15
價格 181.6
面(頁)數 335 p.
插圖及稽核細節 ill.
未選擇任何檔案 選擇檔案
支援上載大小: 10mb | 檔案類型
標題:  Youtube: 

最新書評

更多

閱讀進度

已加入書櫃的書,可在此處記錄你的閱讀進度啊!

己看完此書了嗎?快快寫下你的感想及評分吧!

本書籍資訊

ACNO C23074
索書號 603.107 1572
館藏位置 中文書架 Chinese
借閱分類 Book
ISBN 9789860767650
出版商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
出版年份 2022
版本 初版

作者 彼得.柏克(Peter Burke) 相關作品

    複本